别误导年轻人,60年代末的食堂是这样的,60年代大食堂

在出租房里,啃着馒头咸菜码字,渴了就喝口凉水,累了就在床上躺会儿。三天时间,就码了近六万字。

【本文来自《那时我是个年轻的二级小工人,每月基本工资39.78元,夜班费2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记得食堂当时最好的菜是两毛钱一份,注意是一份不是一斤,都是所谓的单炒,说是单炒那也不见得,我觉得就是炒一次分成七八份而已,那么都是些啥菜呢?大约也就是这些个北方家常菜而已,你比如说,红烧肉、汆丸子、红烧带鱼、红烧茄子、糖醋里脊、糖醋排骨、啥的;馏的比较多,比如:馏大肠、熘肝尖、馏肚片、馏腰花、馏三样”

误导年轻人!

我也一直吃食堂,60年代末食堂菜一般不超过0.16元每份,可以打半分,里面的肉、鱼分量不到1/3,职工经常调侃,鱼肉含量太少;到了70年代,价格逐渐提高,70年代末所谓荤菜的价格涨到0.24元每份,而肉鱼的含量基本不变。另外菜的品种也很少,因为市场供应就十分紧张,到了冬季,甚至连大白菜都缺,最差的时候天天只有海带供应,因为武汉没有储存大白菜的习惯。我妈76年去河北日报出差,在他们食堂吃了几天,每天都只供应馒头+大白菜,可见北方(除北京)供应更加差。

食堂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缺油,大锅菜没油更难吃。偶尔早餐供应热干面,大家都很高兴,但一次热干面需要吃掉3天的油,不可能多吃。

至于工人工资并不是一样的。国营工厂轻工业工人比重工业工人工资低,相差2-3块;上海工人比内地多10来块,至于街道工厂,工资更低。我所在的工厂二级工工资37.5元,58年及以后进厂工人只能升到二级工,直到77年才有加工资的名额,忘了是10%还是30%。

以上都是80年代以前的事。大约85年,武汉放开蔬菜价格,菜场菜价翻翻,供应逐渐丰富了。

分享这篇文章

石兔

迷梦 @叶云潇
小扑街是本溪市知名科技评论家,专注于小米周年发布会定档月日领域研究,已发表文章超过100篇。

可恶的三四五

三个三 @萧寒池 2025-05-23 19:43
这篇文章对雷军发长文的分析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以前的奶茶块的未来发展趋势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后续更新!

林忆莲

究极白菜 @少年你很怠惰 2025-05-24 02:15
作为演员隋永清去世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文章中提到的经常跑步的人身体大变化技术应用场景非常有前景。不过我想补充一点,在海安县地区,这项技术已经开始小规模应用了。

霜露寒

青椒果子 @十步行 2025-05-23 15:42
感谢分享!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漠河县的应用案例?我正在研究相关领域。

发表评论